评论:该不该抵制“你妹”等“网络粗鄙词”
为抵制各类层出不穷的粗鄙网络语言,日前,IT老兵、网络红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理事杜红超在“朋友圈”发声,呼吁大家不要使用粗鄙网络词语。(见昨日《中国青年报》)
该不该抵制“你妹”这样的所谓的网络粗鄙词?归根到底,语言是交流的产物,是否低俗,有没有攻击性,要看说话者是谁,对话双方关系如何,说话时的场合和上下文是什么。鲁迅先生1925年写下《论“他妈的!”》,也注意到言语交流的灵活性,像“国骂”三字经,有时也表示惊异和感服———“他妈的”有时甚至表示“亲爱的”。所以,“你妹”的背后,或娇嗔或玩笑,表征了网络用语言无禁忌的特点。
虽然如此,我同意像“你妹”这样的词确实存在攻击性,需要得到恰当的批评。但我并不认为“粗鄙”是一个有力的批评概念。正如鲁迅分析的,所谓“脏话”,更多是一个等级概念。粗鄙和高雅的区别,来自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间的对立。下等人习惯说粗口,因为底层民众的权力资源极少,粗话是抗议和泄愤手段。
网络用语虽然粗鄙,但据我观察,很多时候是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矛头是指向社会不公的。关键是,粗鄙网词这类“无权者的武器”,确实带有文化的印记,它的问题在于歧视,而不在粗鄙。比如,从“他妈的”到“你妹”,“国骂”专拿妇女出气。这类用语的渊源,大多产生于男人之间的攻讦,而对男人而言,侮辱他的母亲或妹子,是对男人最大的打击。骂粗口时,“他妈的”或“你妹”产生一种僭越快感,这种快感从男性网民那里传导到网络的各个角落,当男女老少都在用时,本身的性别歧视意味虽有所弱化,但还在那里。
语言习惯总是某一群人的精神标识,是什么人说什么话,但它也是权力的化身,从小到大,我们都被家里教导,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可以说。在历次净网等文化整治行动中,“低俗”、“粗鄙”是经常出现的缘由,但这些概念似是而非,无法厘清哪些是针对歧视性文化,哪些是针对网络的自由表达。就像“你妹”,真正问题在性别歧视,是否粗鄙则见仁见智。简单将网络用语乃至网络文化归之于“粗鄙”,既无法捕捉那些尊严受冒犯者内心的感受,也无助于指出减少网络歧视性用语的文化出路。
- 01-07东方联盟网培训质量如何?靠谱吗?
- 11-14如果支付宝破产,中国经济会怎么样?
- 11-14刘强东把100亿放在她旗下,而不是章泽天,与妻分家产?
- 11-11聚美优品陈欧:一个网红的衰落史
- 10-17【郭盛华VLOG】短视频是企业未来营销趋势?
- 09-09因传播计算机病毒,广东一“95后”黑客获刑6年半
- 04-21为什么苹果公司没有产生更多的亿万富翁?
- 04-03为什么多数互联网公司CEO都是做技术出身?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01-06马斯克宣布Grok 3即将推出,计算量大幅提升
- 01-06XR市场迎新变局,国内相关企业蓬勃发展
- 01-06盒马新任CEO发全员信 将冲击千亿规模
- 01-06加速AI基础设施投资,微软计划斥资800亿美元
- 01-06雷军透露小米汽车工厂开放参观预约,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