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开门:讲述百度知道平台用户背后的故事
《一千零一夜》里,贫苦的樵夫阿里巴巴在古老的山洞门前喊道: “芝麻开门”,一扇通往宝藏的大门徐徐打开,这个上天的宠儿获得了无穷无尽的财富,从此生活富足,衣食无忧。这种经历真是让人们羡慕嫉妒恨,我们时常会想,如果真有这样一个山洞该有多好!您还别说,而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这个瞬间可以得到帮助或帮助到别人的宝藏真真实实地存在着——它就是百度知道!
据了解,百度知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问答互动平台,上线已经9年,有超过1.2亿用户在百度知道提出过问题,在百度知道贡献过答案的用户累计超过了8000万,为网友解决的问题超过3.2亿个。它就像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每个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辛勤耕耘在百度知道平台上的“芝麻”们。他们中有在学海中钻研的莘莘学子,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朴实善良的农民朋友,也有专业博学的教授工程师;有天真可爱的萌妹子,也有成熟善良的暖男……虽然身份不同,性格各异,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他们共同的名字叫“芝麻”,“芝麻”虽小,聚沙成塔。“芝麻”身上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来揭开这道神秘的面纱。
如果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
百度知道核心用户:马程
在网上,@景龙盛世是百度知道的“知道之星”,等级达到最高级20级,是个名副其实的“大神”;在现实生活中,他叫马程,今年28岁,是一个珠宝鉴定商,微胖的身材,炯炯有神的眼睛,举手投足之间透着智慧的气息。别看他年龄不大,他和百度知道的缘分已有8年了。在这8年的时间里,他回答的问题累计已经超过4万个。他说,现在他每天都要在百度知道上回答60到100道网友的问题。一天空闲的时间基本上都贡献给百度知道了。这么拼,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最开始是想把自己的级别升高一些,所以每天坚持答题,但如今我已经达到20级满级了,但每天还是会答题,现在就只是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够帮到别人。看到别人采纳我的答案,解决了别人的问题,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他说。
而这个28岁的小伙子贡献的并不仅仅是自己在收藏方面近乎“无所不知”的渊博学识。从三年前开始,他每年都会参加百度知道上的公益活动——小桔灯,把自己在知道上辛苦答题得到的全部财富值兑换成书籍、物资,捐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这些财富值本来是可以兑换成一些实物的,像IPAD之类的,但我觉得如果兑换成书籍捐给孩子们更有意义。”
三年来,他在百度知道平台捐出的财富值已经接近200万,捐出的“爱心图书”累计也有近2000册了。贵州、河南、吉林、广东……跟随着小桔灯,马程的“足迹”也遍布全国各地。对于贫困区的孩子们来说,物质的匮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知识的匮乏和信息的不对称。随着科技的发展,“贫富差距”演变成了信息鸿沟,成了横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一道深谷。而这些百度知道上的热心的“芝麻”们,他们的爱心在这道深谷上搭建了一座知识的桥梁。
“小桔灯公益活动的核心就是奉献,这和在百度知道上答题是一样的。”@景龙盛世 说, “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的经济情况让我们无法做的更多,但是在网上,用回答问题所换来的财富值,却能帮助到现实中的孩子们,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我想我会一直做下去。”
在虚拟世界贡献知识,在现实世界贡献物质。这样无私的“芝麻”们在百度知道上还有很多。对他们而言,帮助别人,就能够快乐自己。他们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帮助,而还有一些人,最初为的是自己至亲至爱的人。
一个父亲的温情守护
百度知道核心用户:来之烈
和@景龙盛世 一样,@laizhilie的等级也达到了最高级20级,从2012年至今,他解决的问题已达近7万个,比有8年“知龄”的@景龙盛世 还多3万。这么看,@laizhilie肯定是个网虫,应该是伴随电脑长大的年轻人。但实际上,他却已经65岁了。来伯伯个子不高,精神矍铄,说起话来慢条斯理,一看就是个文化人。他说,之前他在一个企业做高管,现在退休在家,没事就上百度知道答题。
据来伯伯讲,他一天的答题量在100道左右,主要回答银行方面的问题,一天都泡在网上。在家用电脑回答,出门用手机里的百度知道App回答,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网友们提出的最新问题。他和百度知道结缘,主要因为自己的女儿。
“我女儿在银行做大堂经理,每天的工作就是回答客户的问题,晚上回到家口干舌燥,累得什么都不想说。我看着特别心疼。我就在想,大家现在都用百度提问,如果我在百度上回答大家关于银行的一些基本问题,说不定就能减轻一点孩子的工作压力了。”
出于对女儿的心疼,2012年起,来伯伯开始了他的百度知道之旅。对于银行的知识,他无疑是陌生的,遇到不会的问题,他就翻看女儿的书,或者上网查找资料,弄明白了再给别人解答。年龄大了,视力和记忆力都有所下降,学起来还真不容易。“刚开始很多问题不太清楚,有的回答错了,弄得人家挺不高兴的。”不过通过点滴积累,不断学习,来伯伯渐渐地成了银行方面的“行家”,不少人甚至会在百度知道上专门找他解答问题。渐渐的,来伯伯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其实很早就发现,我这么做对女儿的帮助也不大。但也没放弃,一直坚持着。是因为在网上帮助了别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心里很高兴。我现在退休了,本来觉得自己对社会可能不会有什么贡献了,但在百度知道上答题,觉得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来伯伯这样说道。
一个65岁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女儿,走上了知道之旅,却又为了更多的陌生人,坚持到了现在。对这些在百度知道上活跃的“芝麻们”来说,答题不过举手之劳,而对电脑或手机另一端的提问者来说,这些回答,却有可能成为改变他们生命轨迹的一缕阳光。
我生命中的一抹阳光
百度知道资深用户:张昆
正如张昆在百度知道上的ID名@孤竹木龙 一样,在迈向自己理想世界的路上,他是一个孤独者。张昆今年不到30岁,浓眉大眼,皮肤白皙,长得很帅气。现在的他在河南的一所学校里当心理学老师,在他人看来,这份工作稳定又体面,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走到这一步,他和百度知道之间还有一个故事。
张昆本科念的心理学,当一名大学教授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五年前的寒冬腊月里,他怀着一颗追逐梦想的火热的心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哈尔滨工程大学就是他的目标,这对成绩一向优异的他而言似乎并没有那么难。 准备充分,知识完备,这场战役志在必得!然而万万没想到,几分之差,使得他和从小的理想失之交臂。“当时觉得整个人生都没了方向,根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在毕业季的喧闹里,张昆感受到了莫大的失落。“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不做教授,他又能做什么呢?
考场失意,找工作也没有了动力。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所乡村小学里当生物老师。“如果不能从事和专业相关的事情,最起码,当个老师也好。”他说。然而,每每在电视上看到名师大家们畅谈心理学理论,每每翻开熟悉的心理学书籍,张昆都会觉得自己的未来不能这样,心理学才是他最终的归宿。在乡村小学宿舍暗淡的灯光下,他打开了电脑。
“我开始在百度知道上回答网友有关心理学的问题。比如心理学的流派评价,错觉,释梦等等。这种感觉,就好像自己是在教授心理学一样。”同样是分享知识,同样是解答疑惑,张昆和心理学又走在了一起。“答题也让我拾起了很多知识,在为别人解答的时候我自己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更丰富了。”现在,张昆在百度知道上回答的问题已经将近3000道了,对他而言,在百度知道上答题,自己得到的远远比付出的多。 “每次被人采纳回答,我就会对自己的信心增加一些,也激励我去持续钻研、学习心理学。”
一年后,张昆换了工作,来到一所职业学校从事心理学方面的教学工作。他很感激百度知道,因为正是这个地方,让他没有丢弃自己的专业,鼓励他一直走下去。“百度知道,就像我人生的一束阳光,照亮了我生命中最难过的那段时光。”
现在的张昆正准备再次考研,他相信总有一天,他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百度知道这个巨大体量的UGC平台上,每个回答问题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持续贡献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百度知道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藏,每个人都能像阿里巴巴一样,在这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财富。而这一切,每一个在电脑、手机面前的“芝麻”们都功不可没。“芝麻”的无私,让宝藏越来越丰富,让互联网上的每一个人,都平等享有着信息财富。
- 01-092023年的四大网络风险以及如何应对
- 01-09操作系统/虚拟化安全知识域:攻击者模型
- 01-09操作系统/虚拟化安全知识域:操作系统及其设计在安全中的作用
- 01-092022年全球勒索赎金TOP 10
- 03-06俄乌冲突快讯:乌克兰网站被攻击数量超十倍
- 02-23开放式银行创新:开发人员与网络犯罪分子之间的竞赛
- 02-23数据泄露后信息会怎样?
- 02-23四个首创 冬奥网络安全“黑科技”面面观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11-18LG新能源宣布与Bear Robotics达成合作,成为
- 11-18机构:三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强势
- 11-18闲鱼:注册用户过6亿 AI技术已应用于闲置交
- 11-18美柚、宝宝树回应“涉黄短信骚扰”:未发现
- 11-01京东七鲜与前置仓完成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