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南方洪灾,高科技大显身手

浏览: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13 09:11:36
来源: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郭媛丹   本报特约记者   武彦   程鹏宇

7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水等灾害,已致数千万群众受灾。水利部12日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据统计,7月4日以来,全国212条河流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其中72条河流超保证水位,19条超历史纪录,太湖持续15天超过警戒水位。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位12日超过1998年洪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受上游来水及鄱阳湖顶托影响,长江汉口站(武汉关)12日水位达到28.71米,创21年新高,甚至出现部分路段江水高过城市主干道的情况。《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应对洪灾的过程中,各种高科技装备大显身手。

刚完成全球组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这次抗洪中备受关注。7月6日下午,常德市雷家山地质灾害隐患区突发山体滑坡,滚滚而下的泥石冲毁5栋民房,但无一人因此伤亡。这多亏北斗监测系统6月24日至7月6日期间发来的三次预警。据介绍,雷家山是省级地质灾害隐患区,监测预警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此前有关部门已经在雷家山地灾隐患点安装了“北斗卫星高精度地灾监测预警系统”,通过11个点位对雷家山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山体发生移动后,监测仪器将产生数据并传送至数据公司。接到预警后,专家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察,工作人员提前对村民进行转移安置,最终避免人员伤亡的发生。

三峡水库是这次长江流域抗洪的核心之一。7月以来,三峡入库流量一直在高位运行,从1日到12日,多数时间保持在每秒3万立方米的高位。但为充分发挥三峡等上游水库群对中下游的防洪作用,长江委从9日开始连续下发5道调度令,逐步减小三峡出库流量,从每秒3.5万立方米一直减少到12日的每秒1.9万立方米,将更多的洪水拦在库区。在三峡水库高位运行的情况下持续减少出库流量,必须精确掌握长江全流域的水位、流量等水文数据,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其中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该系统汇集流域3万多个报汛站点信息,协同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等各类气象信息和降水模式预报,以及31个干支流预报调度体系849个预报节点、近百个调度对象,结合多年来不断加强和应用先进的水文、气象预报技术,借助智能的防洪预报调度系统,三至五分钟就可以生成一套调度方案。有专家提醒说,今年降雨目前主要集中在南方,但比较分散,除了大江大河外,中小河流和水库也处处都要防。因此当前抗洪显然不可能单靠三峡水库、单靠流量调度,还需要多种手段协同配合。

《环球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今年的抗洪抢险与1998年不同的一个变化是救援设备科技含量的提高。以火箭军部队为例,今年前来抗洪一线的救援部队都携带了无人机,可以查勘险情,巡堤画面实时传送,对于受灾严重地区救援力量可以针对性实施救援。三峡大坝也安装了视频直播点,监控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现场险情,提高汛期巡查检查的工作效率。▲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
资讯 | QQ | 安全 | 编程 | 数据库 | 系统 | 网络 | 考试 | 站长 | 关于东联 | 安全雇佣 | 搞笑视频大全 | 微信学院 | 视频课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作品发布 | 网站地图 | 官方微博 | 技术培训
Copyright © 2007 - 2024 Vm8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498号 粤ICP备19097316号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