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米专利纠纷看国产手机之痛

浏览:
字体:
发布时间:2014-12-16 11:46:13
来源:

近日,据外媒报道,“12月11日,印度德里高等法院通过了爱立信(印度)提交的一份申请,要求在印度停止销售、宣传、制造小米智能手机。爱立信方面提起申请的理由是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标准核心专利组合(SEP)。”这已经不是小米第一次被诉上公堂。

巴慕达公司此前曾发布声明,小米空气净化器涉嫌侵权,在外形、内部构造以及宣传文案等都与巴慕达在年初发布的AirEngine安之风空气净化器十分相似,虽然此事还正在进一步确认中,但是无风不起浪,小米的专利麻烦似乎已经接踵而来,这样的局面雷军也许早就想到了,只是比想象的来的更早些。

两年前开始,雷军就意识到小米在手机专利方面存在隐患。他亲自负责成立了专利团队,并且设定每年1000件专利申请的KPI硬性指标。小米的成绩有目共睹,雷军创造的“小米模式”也实现了在各个领域扩张,手机、电视、智能手环,甚至是传说中的汽车领域都在被小米迅速覆盖。经过四年的发展,小米的估值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今年年初,小米正式对外宣布了自己“出海”的雄心大略。随后小米手机先后打进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市场;今年6月,小米又高调进军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对廉价智能手机的巨大需求,加上小米惯用的互联网销售策略,强化了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可触及性,使得“出海”顺风顺水。

然而,既然选择“出海”,小米就要遵守海外的规则。

“智能手机累积版权费”报告显示,在手机厂商必须支付的ACC(Advanced Audio Coding)专利授权费中,起步50万部智能手机需要缴纳的费用是0.98美元/部;50万-100万部为0.76美元/部;100万-200万为0.62美元;呈现随量逐步递减的趋势,而到最后达到5000万部以上时,其专利授权费仅为0.15美元/部,是50万部起步阶段专利授权费的15%左右。

事实上,专利使用和授权费用会一定比例的折算到每件产品上,虽然对小米这样巨大销量的公司而言,最后折算的费用根本还不足1美元/部,但是从绝对值来比较,小米手机的成本中确实缺少这项费用,难道不是变相的降低了成本,于其他手机厂商不公吗?与此同时,专利侵权不仅损害了企业自身的声誉和形象,侵权“省”下来的钱还是装不到自己的口袋里,到头来可能付出的更多。三星此前因旗下Galaxy系列手机与平板电脑侵犯苹果专利权被判罚款9.3亿美元赔偿。按照三星8000万部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每部仅缴纳专利授权使用费0.15美元/部,总计不过750万美金,与9.3亿美元的罚款相比微不足道。所以,掌握了专利,就是掌握了另一条“产品线”,就是扼住竞争对手的有力手腕。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雷指出,每件专利的申请费在几万至几十万,更不用说研发成本了。此前,华为曾宣布,其2013年的研发投入为330亿元,占总收入的14%。联想、TCL更是通过直接投入巨资收购外国手机厂商,以此来变相取得专利,这些都是为了能在产品创新,企业发展,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但对于多数国产手机厂商而言,没有雄厚的资金,缺少强大的研发团队,甚至没有相关知识产权领域的律师团队支撑,即使去买专利,很多公司都不知道买什么、怎么买。

此次小米海外市场遭遇专利官司,无疑给国产手机厂商的扩张之路敲响了警钟:海外扩张,需要遵循国际化的规则,而专利授权对于中国手机厂商而言,是参与国际游戏的必备的一环。更值得注意的是,专利纠纷一直都是国际厂商市场博弈的重要手段,哪怕是如同苹果与三星这样的行业大佬,专利大户,在专利使用和授权商上的官司也非常频繁。而国内厂商中,华为、中兴等口碑颇佳的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厂商的专利纠纷,只因国际市场上的游戏规则要比国内市场复杂严格得多。

中国目前对企业专利和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力度相比发达国家依然略显不足,国内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专利意识仍然较为薄弱。也正因为此,“山寨”的字眼才会频繁的出现。对于有海外扩张抱负的企业而言,想要在海外市场立足,专利是一堂必修课。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
资讯 | QQ | 安全 | 编程 | 数据库 | 系统 | 网络 | 考试 | 站长 | 关于东联 | 安全雇佣 | 搞笑视频大全 | 微信学院 | 视频课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作品发布 | 网站地图 | 官方微博 | 技术培训
Copyright © 2007 - 2024 Vm8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498号 粤ICP备19097316号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