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CEO:3年让中国放弃ARM

浏览:
字体:
发布时间:2014-11-14 10:26:24
来源:

Intel CEO科再奇近日预言,几年内,几个跟Intel合作的中国智能手机、平板芯片企业会放弃ARM架构,转用Intel架构。

你觉得他的话可信吗?

听上去实在太过乐观了,但是,你要琢磨他说的话。他是说,让几个与Intel合作的中国芯片企业,我认为倒戈,完全是可能的事。

先听听CEO的理由。他说,高端处理器提供商高通、低价手机芯片企业联发科都用ARM架构,因此科再奇认为,采用Intel架构是一个与市场区隔,并做出更好的效能与功能芯片的选择。

科再奇如此说:“如果你是小虾米,想要战胜大鲸鱼,那在ARM架构的战场将会万分艰难。”

他说的没错。ARM是一家小公司,但它有一个很大的生态。它的生态形成,得益于通信业的勃兴,尤其是从功能型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换,让它收获额第一波狂飙突进的移动互联网蛋糕。它坚守上游之上游的定位,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体系。

过去几年,Intel无法撬动它的原因,除了核心技术确实需要提升外,它面临的确实不是这个小公司,而是它周围众多企业群。Intel再牛,对抗一个生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我坚信这样的规律:没有一种商业模式可以一劳永逸,永远四季常青

市场格局的转换,有时并非是对手之间直接肉搏与攻坚战的零和结果,而是市场本身在调节:原有的生态,自身会演进,遵循一种生命周期,从萌牙、初生、勃兴、壮大到成熟,然后,在承平中转型,重生,抑或衰落。多年之后,再度形成新的循环。

ARM确实到了它的一个成熟期、瓶颈期。当它的授权有些泛滥,对于下游日益缺乏约束力的时候,整个市场就呈现一片红海局面,产品高度同质化竞争。中国华南山寨手机、平板企业群的生生死死,虽然有急功近利的商业背景,但也跟ARM的触角无法延伸到下游有关。一个只管授权、缺乏产业整合力的企业,到了调整的时候。

并非贬低ARM的商业模式。我只想表示,前一个阶段,ARM的模式非常合理,但新一轮竞争,将受让于最终客户的需求驱动,越来越讲求自定义,需求越来越碎片化,对于性能与品质、消费体验有更高的诉求,那种单纯效率至上催生的市场乱象,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ARM阵营已经持续分化。

你从下游终端企业也能看到这一动向:那些追求效率的山寨终端,甚至也包括喜欢机海战术的大品牌,已越来越难以支撑,在产品创新、出货规模、毛利之间无法做到平衡;而那些依靠高性价比的单品或有限产品的品牌,尤其是有着互联网思维的小米,却赚个盆满钵满。

这里面有客户一端的成熟与理性。拿C端用户来说,他们越来越追求品质与体验。ARM成熟的生态里,隐藏着太多急功近利、牺牲品质的诉求,这当然有时不怪ARM自身。

绕了大圈回来。我觉得,这里面就是Intel打破ARM垄断格局的机会。所以,你能看到,过去一年,Intel先从华南山寨生态开始,给产业链灌注一些品质感。

不过,这个是慢功夫,见效也很慢,因为Intel是在对抗一个顽固的商业利益场,尽管许多类山寨板子、终端企业知道Intel架构的价值,但它们首先还是要生存下来,不可能放弃ARM架构,未来也会长期两条腿走路。

这也是我认为科再奇观点太过乐观的原因。

真正的突破口,应该是那些浸淫ARM体系很久,体会到生态积重难返,并且有一定技术研发实力的处理器企业。它们知道ARM生态弊端,深受同质化竞争之害,又无法独自挑战高通们,从而跳出红海。

瑞芯微就是这样的案例。Intel与它的合作,符合它们的利益,也符合市场的利益。只是,瑞芯微的方案更多在于平板,而这个市场,虽然苹果居大,其他林立,但要在短期上演逆转大戏,太难了。而且,瑞芯微在智能手机终端的经验还相对薄弱。

Intel注资紫光旗下控股展讯与锐迪科的公司,无论背后有多少政治因素,当然也包括所谓化解“去IOE化”的用意,都是一个具有相当战略意义的动作。这一步,相比与瑞芯微的合作,要更有利于跳向整个移动互联网行业。除了展讯信领域经验更好些以外,它的某种“民族”味道确实能够迎合一个大国的诉求。

Intel对上述两家企业的投资,也是处理器市场的整合过程。市场集中度提高,等于ARM生态的收缩,符合Intel掌控的策略。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市场自动选择。高通的方案几乎无所不包,它有强大的定价权;联发科急于强化与高端品牌的合作;小型的设计企业知道只能做有限的山寨生意。一个中间的市场已经显现出来。

小米、华为正是这种市场的代表。中国品牌手机崛起不是偶然,正是这一定位的结果。当然,它们的背后,躺着许多死去的山寨群,后者以别样的方式教育了市场,给新的中国品牌奠定了基础。

从消费电子来说,这里就是Intel的机会。这当然也有赖于它的产品创新。这是第一位的要求。Intel设计、制造、备料、与终端多年的协同,确实有相当的品质感,加上它在3G/4G领域的技术储备,市场确实期待不同于ARM架构的新方案,尤其是2015年Intel将推出的SoC。

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科再奇的话应该谨慎些。因为,这个市场的处理器企业,话语已经不像几年前,终端市场的集中度程度还有很多空间。它们越来越具有平衡产业利益的诉求。

你看华为,它的品牌手机早就用上自身的海思处理器,并已经大规模出货;小米前几天则拿下联芯授权,也在尝试进军应用处理器市场。而它们背后的架构,都来自ARM。

这可以视为ARM生态的自我调整。

因此,Intel除了技术、产品、制造力、资本渗透之外,还需要在下游产业合作、渠道体系上有更为开放的创新。如果无法赶上未来3年中国移动终端企业的崛起节奏,尤其是无法赶上ARM生态的自我修复、调整节奏,科再奇的话可能落空,Intel可能会再度被边缘化,而3年之后的竞争,可能就不是如今的局面了。我相信,整个产业链会发生更大的变化,甚至波及Intel的制造。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
资讯 | QQ | 安全 | 编程 | 数据库 | 系统 | 网络 | 考试 | 站长 | 关于东联 | 安全雇佣 | 搞笑视频大全 | 微信学院 | 视频课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作品发布 | 网站地图 | 官方微博 | 技术培训
Copyright © 2007 - 2024 Vm8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498号 粤ICP备19097316号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