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技术创新对打造可持续影响力企业尤为关键

浏览: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6-01 11:15:46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林迪】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于近日发布《“碳”寻未来 企业可持续转型之路》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系列报告合集。报告针对“低碳可持续”和“绿色智能制造”两大产业重点话题,从发展趋势、技术应用和行业实践等维度展开。

施耐德电气可持续发展及碳中和咨询业务负责人吕志勇指出,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低碳转型方面的行动逐步走向纵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减碳意识大幅度提升,制定明确碳中和时间表的企业不断增加;第二,减碳动力正从外压转向内生,“社会责任”、“降低成本”、“下游用户需求”、“品牌价值”、“出口因素”成为内生动力;第三,绿色低碳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近七成受访企业认为,绿色低碳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获得竞争优势或溢价。

报告显示,产业数字化转型正在不断提速进阶,主要体现在:第一,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升, 2022年近九成受访领军企业已完成数据采集,但仅四分之一实现数据应用;第二,整体转型不断加速,处于 “先进数字化水平” 的企业比例从2021年的45%上升到2022年的54%;第三,转型目标不断拓展,智能化、绿色化双线融合越发明显,2023年93%的受访领军企业同时制定了数字化和双碳战略。

对此,施耐德电气绿色智能制造咨询业务总经理魏开炎表示,在此趋势下,绿色智能工厂成为制造业打造面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未来工厂建设的主流方向是绿色智能的融合,即绿色智能工厂,智能是手段,绿色是宗旨、核心。然而,企业在绿色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正面临四大挑战:一是战略挑战,56%的企业认为工厂建设总体规划设计不足,转型路径不清晰;二是运营挑战,难以确定合适的场景和切入点,以及前期建设投入高、回报期长等;三是技术挑战,在行业技术迭代快的情况下如何借力技术,以及业务与技术融合不强等;四是人才挑战,如何通过打造企业文化等一系列措施,来培养工厂建设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解决员工意愿和能力不足的问题。

其中,对于中小企业数字化面临的挑战,魏开炎称,竞争激烈与人才紧缺是关键的问题。他进一步建议称,“一方面,需要‘花小钱办大事’,对于最紧急的事情进行排序,考虑在哪个领域进行投入。中小企业转型一定不要去追求高大上,需要聚焦到企业自身最核心的领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面对数字化转型,可以拆解成不同时间节点的分阶段任务项,小步快跑,选择比较务实的做法。”

提到AI(人工智能),魏开炎对记者表示,其应用在当下确实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企业要聚焦于某个特定的业务场景来使用AI,解决客户痛点,才能真正让AI在工业产业中创造价值。”

他以设备的预见性维护为例进行说明:“以前没有AI的时候,工作人员只能根据过去的历史经验,包括这个设备做过几次维修,哪个地方经常出问题等做维护计划。现在有了预见性维护,可以根据转动装置中的转动声响等实时数据,发现异常声音并通过算法进行异常预测。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很多老师傅关于特定设备的经验很重要,需要通过AI沉淀下来,使下一个设备维修工程师能够快速上手。”

据悉,施耐德电气提出以 “战略规划”、“组织革新“、“技术创新”、“生态赋能”四大步骤打造可持续影响力企业。其中,技术创新的价值尤为凸显,正在成为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以新能源、数字化等新兴技术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电力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抓手,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

“高比例新能源接入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施耐德电气微电网业务专家贺金杭指出,“在用户侧转型过程中,会涌现出大量分布式电源、储能、能源管理系统等,用电负荷变得更复杂多样,峰谷差更显著,供电连续性和波动性风险增加。施耐德电气希望给客户提供覆盖源网荷储各个环节的场景应用方案,并部署从中低压配电到软硬件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融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能源转型。”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
资讯 | QQ | 安全 | 编程 | 数据库 | 系统 | 网络 | 考试 | 站长 | 关于东联 | 安全雇佣 | 搞笑视频大全 | 微信学院 | 视频课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作品发布 | 网站地图 | 官方微博 | 技术培训
Copyright © 2007 - 2024 Vm8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060402001498号 粤ICP备19097316号 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