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坏性创新角度看传统行业“互联网+”:灾难下的商机
互联网是在创造连接,而“互联网+”则是在连接的基础上,实现融合与跨界,创造新业态。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而言,它带来的是摧毁与颠覆,尤其大企业,它基本是灾难,对于中小企业,“互联网+”可能是一线创新生机,对国家与社会经济而言,“互联网+”是福址!
随着全社会大力推动“互联网+”,很多传统行业,包括很多人创业,都是希望把传统行业跟互联网结合,都在谈要“互联网+”。但“互联网+”到底是什么?从国家对“互联网+”定义来看,它就是“互联网+中国社会经济传统行业”,尤其是要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而互联网是基础设施,也是一种新经济态的实现工具,
但“互联网+”的实现肯定不是“互联网”与“传统”的简单叠加,而是两者深度融合。在这过程中,它将充分优化原有社会资源配置,同时也有可能将集成某些社会资源,这样必然极大的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各领域。但是这种描述,仍然是一种现象式的全景陈述,它并未揭示“互联网+”本质与趋势。
管理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其《创新者的窘境》中提出,从工业革命以来,创新实际是有两种模式,即延续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和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我们日常所见的大多不过是渐进式延续性创新,或者突破式延续性创新(Radical innovation),它基本上是着眼于技术变迁本身,或流程或标准变革自身。而破坏性创新,又称颠覆式或摧毁式技术创新,带来的往往是旧有行业全面进化。而其中的曾经辉煌企业则可能全被颠覆。
而“互联网+”正是这样一种产业革命式的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从Uber、滴滴打车对出租车行业,从全球到中国的侵蚀与破坏就可以看出,真正的“互联网+”一当与某个行业产生连接,进而融合,在此行业的旧有企业与业态,结局将注定悲惨。
因为,“互联网+”融合了传统行业后,将带来的是“互联网+”下的爆炸级市场,而“互联网+”的企业则开始出现指数级增长。而这一切,都将以传统企业的市场消亡与退出竞争为代价。正如Uber,它打算让每个人都能拥有私人司机,那这样,出租车公司还会有存在必要么?
“互联网+”是一种创新,但同时也是一种毁灭,对传统行业而言就是如此。比如Uber与滴滴,它们两家“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对于绝大多数出租汽车公司,就是毁灭!
过去很多人有车,但不好接活拉人,除非跑黑车,因此我们主要还是得跟出租车司机连接,出租车公司通过政府许可获得执照,然后实现与消费者连接。因此,出门需要专车交通服务,主要还是由出租汽车公司提供,从全球到中国,都是如此。
而uber一开始就颠覆了用户和出租车的连接。你不在需要站在路边,去招那些空车逝过的出租车。你只需要通过手机,用移动互联网连接一部来接你的车。
同时Uber改变了所有开车司机的业务连接。过去只有少数人跟出租车公司连接,uber让每个人都可以“出租车司机”。这个连接改变了出租车行业的商业模式,从而让资源真正重新配置,产生化学反应甚至核反应效果。而出租汽车公司在这个资源配置中,逐渐将被踢出局去。
最后,Uber改变了出租车平台与消费者的连接,以前的出租车平台就是出租车公司,出租车与消费者关系是一次性交易,平台与消费者根本谈不上连接,而现在Uber本身就是连接出租车与消费者的平台,交易完成后,平台与消费者的连接仍然存在,最终形成的大数据将极大的优化出租车资源。甚至可能减决长期形成的出租车紧缺与拒载问题。
因此,Uber与出租车、消费者都不是简单连接,更是一种融合,而之前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与出租车之间的连接才仅仅是一种连接,而不是融合。这种融合是全新从出租车体系外而来的创新,正是一种摧毁性创新,它必然会颠覆甚至终结传统的出租汽车公司。
因为,这个时候出租汽车公司,没有得选择,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他的收费贵(肯定比滴滴与Uber车的出租费贵),对于出租汽车司机而言,就收入而言,如果“互联网+”企业不补贴,与原来差不多,但由于“互联网+”的收入必然多元化,因此不定期补贴司机以发展用户,则是一种营销常例,这样,最终出租汽车公司司机最后都要投入Uber或滴滴怀抱。
最后一个,出租汽车公司唯一的法码就是牌照,而政府设置牌照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对出租汽车公司进行管理以及设置市场准入,对于通过大数据控制了众多“互联网+“专车司机的滴滴与Uber而言,分分钟可以做到,收购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即可以。
如果一来,出租汽车公司还有存在必要,有当然也有,就是成为“互联网+”企业同,滴滴或Uber的附庸。你只有理解了这种融合式或跨界式的连接,并意识到它是一种对原有行业的破坏式创新,才会理解为什么很多行业为何会被颠覆。为什么很多传统企业出路就是倒闭!
在“互联网+”破坏式创新的巨大危险下,传统企业还有机会么?中小企业可能拥有一线机会,而大企业则可能面临绝境。
首先我们认为,大多数企业能成为一个“互联网+”企业附庸,但是没有机会成为一个“互联网+”主体平台。他们的命运,要么就是灭亡,要么就是融入进一个主流的“互联网+”主体平台,成为其中的一个构成元素或附庸,当然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企业也是“互联网+”企业。
而真正的“互联网+”企业,就是掌控“互联网+”的平台企业,我认为每一个领域或细分行业,不会超过3-5个,他们像一只巨大的章鱼一样,紧紧把握着这个领域的消费者用户,而其他企业只能是成为这个平台的附庸。
这就是即将要来到的未来!这个未来,对谁都是公平的,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互联网+”却是一个商机,因为从破坏性创新的角度看,绝对大多数破坏式创新都不是行业里的主流企业发起的,往往都是行业里不起眼的中小企业发动的颠覆战争。最终引起整个行业的雪崩。
当然,“互联网+”并不是对所有的中小企业都是商机,只是在传统行业里的企业在转向“互联网+“这个破坏式创新的时候,中小企业船小好掉头,容易率先突破此种创新。但是成功者也就那个三个五个,大量的中小企业将沦为行业里”互联网+”平台的附庸。那么行业里的大企业呢,我想,参考历史上那些在破坏式创新中消亡的企业,就可以知道这些大企业的命运了。
不过也不排除,也会有极少数大企业通过壮士断腕,竟然转向“互联网+”,获得成功。
一个企业是如何走上“互联网+”破坏式创新之路,实现指数级增长,血洗市场的呢?
1、大数据
2012年,马云提出大数据服务战略,提出用大量的平台数据做出一个经济气象台,预测经济地震。在过去年代,数据被认为是静止的过时无用,数据搜集完处理后,就毫无价值了。但是现在,数据已成为一种商业资本,一项重要经济资源。庞大的数据量可以用来分析或预测,并激发新创意,创造新产品,获得新的价值。正如平常的一幅画面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但无数胶片画面集合起来,通过剪辑组成了一部电影,大规模数据影像本身就拥有了巨大的意义。这就是大数据(big data),它指不用抽样调查与随机分析方法;采集巨量规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运用。它是基于全体数据而不是基于随机样本。具有4V特点:Volume(数据体量大)、Velocity(处理高速)、Variety(类型多样)、Value(价值密度低)。
而实际上,大数据是一种新商业资本,拥有了大数据,企业可以依据大数据直接变现,进行数据分析的销售。大数据同样是企业核心资源,拥有了大数据,企业就拥有了用于分析用户、预测市场、把握趋势的一种资源。比如在旅游业方面,通过数据分析,非常清楚地知道旅游行业的淡旺季,节点、热点在哪里,也知道各个季节的规律性变化。
而“互联网+”通过侵入了某一个行业,血洗了整个行业的生态,最后控制了整个行业的消费者用户后,那么自然用户的大数据就在他手里了,因为当前“互联网+”企业与消费者用户的连接方式,天然就是智能手机,而智能手机已经是人的器官一个延伸,连接上每一个智能手机,就连接上每一个活生生的人,自然就掌握了每一个人的大数据了。而这样,是每一个非“互联网+”企业望尘莫及的,想一想,海湾战争,美军打击伊拉克的情形,就可以明白,掌握大数据的“互联网+”企业会如何消灭掉传统企业。
2、沉淀资金池
资金池(Cash Pooling),也称现金总库,就是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账户。资金池结构是用于企业与成员单位(用户或成员企业)资金管理的自动调拨工具,实现资金的集中控制。现金池也称利息合计,将多个账户余额进行抵消,并获得净余额的利息。他最早是由跨国公司的财务公司与国际银行联手开发的资金管理模式,以统一调拨集团的全球资金,现金池业务主要包括的事项有构成单位账户余额上划、构成单位日间透支、主动拨付与收款、构成单位之间委托借贷以及构成单位向集团总部的上存、下借分别计息等。把资金汇集到一起,形成一个像蓄水池一样的储存资金的空间,通常用在集资投资,房地产,或是保险领域。
现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其实支付宝就是第一个沉淀资金池模式,更不用说余额宝、微信支付(财付通)等,大多数P2P金融公司由采用完全的资金池运作,即将交易双方的钱用于其他投资。获取巨大收益。
对于“互联网+”沉淀资金池的收益及其业务模式已经是一个秘而不宣但世人皆知的事实了。
3、移动物联Mobile Internet of everything
未来的趋势是什么,当然是连接,仅就如此么,显然不是,还有融合,跨界,这都是互联网向传统行业延伸的必然,但是还不完全是趋势,万物互联,随时随地的连接,才是趋势。即一个移动物联的时代,互联网的本质“异种架构网络互联”将变成“异种物体随时随地互联”,而传统企业要加入这样一种互联,就只有三种方式:连接、跨界、融合。
连接就是直接试图去接入“互联网+”的体系,而跨界则是利用“互联网+”的体系去连接别的行业。
而融合,就是“互联网+”去整合或优化传统市场配置资源,无能是被融合的企业,还是去实施融合的企业,都将组建一个新的“互联网+”业态!
传统企业要走上“互联网+”之路,可以构建“大数据”“移动物联”“沉淀资金池”三个元素,当然这种方式是走向“互联网+”主体企业之路
那么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没有机会成为“互联网+”主体企业,那这怎么办呢,也不是没有生机。这一线生机就是在《寻找增量市场》一书中所说的,做互联网转型的连接,通过“产品”“场景”或“社群”去连接消费者用户,然后通过以口碑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传播去巩固消费者用户。
最后整个企业的价值链融合进“互联网+”主体企业的价值网络中,由于“互联网+”是一种破坏性的创新,围绕这个“互联网+”主体企业的是一种破坏性的价值网络,这个网络只是对外界的企业进行侵蚀与破坏,而融入其中的传统中小企业,则相当于加入了“互联网+”企业的商业生态,他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随着主体企业一起成长,共同进步,因为商业生态的最大特点就是共同进化!
因此,把握“以产品、场景或社群为中心的万物互联”,把握“以口碑为中心的社会化网络传播”,将是绝大多数企业的一线生机,除此外的企业,在近十年内,我们认为前景堪忧。
因为,“中国制造2025”,,国家的“互联网+”战略行动计划,需要的是一种新的企业物种,“互联网+”价值网络下的传统企业,而它将是将我们国家推向世界领先强国的巨大动力!
声明:东方联盟网站刊登/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论证其描述。
- 01-092023年的四大网络风险以及如何应对
- 01-09操作系统/虚拟化安全知识域:攻击者模型
- 01-09操作系统/虚拟化安全知识域:操作系统及其设计在安全中的作用
- 01-092022年全球勒索赎金TOP 10
- 03-06俄乌冲突快讯:乌克兰网站被攻击数量超十倍
- 02-23开放式银行创新:开发人员与网络犯罪分子之间的竞赛
- 02-23数据泄露后信息会怎样?
- 02-23四个首创 冬奥网络安全“黑科技”面面观
- 01-11全球最受赞誉公司揭晓:苹果连续九年第一
- 12-09罗伯特·莫里斯:让黑客真正变黑
- 12-09谁闯入了中国网络?揭秘美国绝密黑客小组TA
- 12-09警示:iOS6 惊现“闪退”BUG
- 11-18LG新能源宣布与Bear Robotics达成合作,成为
- 11-18机构:三季度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强势
- 11-18闲鱼:注册用户过6亿 AI技术已应用于闲置交
- 11-18美柚、宝宝树回应“涉黄短信骚扰”:未发现
- 11-01京东七鲜与前置仓完成融合